選擇權(Option)
前言
當今人類史上,最令人感到害怕與恐懼的武器,是核子武器,因為它有著超強的破壞力,而當今人類史上,最具有核子破壞力的金融商品,非選擇權莫屬。選擇權,是一種可以瞬間始人財富膨脹十倍甚至百倍的交易工具,也是一種可以瞬間使人資產歸零,甚至負債累累的金融商品。雖然選擇權令人感到如此可怕,但是有許多人因著這樣的可怕而為之瘋狂,因為大家都聽信這樣一句帶有陷阱的話:「以小搏大,窮人翻身,風險有限,獲利無窮。」選擇權到底是什麼?這商品是好是壞?我將再這門課程中,向各位同學解析選擇權的概念。
選擇權是什麼
許多初學者在剛開始常常會很難搞懂選擇權的觀念,因為選擇權的交易人跟期貨一樣,有買方與賣方,但是期貨本身只有一種商品,而選擇權則是有2種商品,分別是買權(Call)與賣權(Put),早期選擇權剛風行時,也有人給這兩個商品取個小名叫可樂(紅色包裝象徵上漲)與葡萄(綠色葡萄像徵下跌)。交易時有四種基本交易模式:買進買權(BC)、買進賣權(BP)、賣出買權(SC)、賣出賣權(SP)。
或許我上到這裡,已經開始有學員頭昏腦脹,想問問題又不能馬上回答,乾脆把畫面關了。
先別急,我先把選擇權的交易概念談完,或許你就等更加理解它。
選擇權的交易概念
嚴格來說,選擇權是因著期貨而衍生出來的避險商品,目的是與期貨進行所謂的避險搭配。如果保險買賣的方式來描述,選擇權可以看作是期貨持有交易人的保險,選擇權之買方乃是期貨持有交易人。選擇權的賣方就像是保險公司一樣,而能夠成為選擇權賣方的交易人,就要有保險公司的特質:風險承擔力高、資金雄厚、對於風險的瞭解優於保戶。
接著,我用比較學理派的說法描述之:選擇權之買方付出一定之權利金(選擇權價格)予賣方後,可享有在未來某一期日(結算日),對於合約履約的權利。若到期時,選擇權具有內含價值,買方執行履約權利,則賣方付出內含價值予買方;若無內含價值,買方僅損失權利金。
選擇權基本交易模式
為了使學員更容易理解其基本交易模式,我將其整理如下表格所示:
盤勢看法 |
買方立場 |
賣方立場 |
|
看漲,作多 |
買進買權(+, +) |
賣出賣權(-, -) |
|
看跌,作空 |
買進賣權(+, -) |
賣出買權(-, +) |
結論:選擇權其實是保險的概念,換言之,正常的我們應該不會靠買保險來賺錢,換賺錢的人比較容易是賣保險的人。
選擇權的時間價值
「時間就是金錢(Time is money.)。」許多人可能不一定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理,但我猜想,發明選擇權的仁兄,一定有受到這句話的啟蒙。
在討論選擇權的時間價值之前,我想先針對上一節提到的一些專有名詞,再進一步作一些說明,讓學員更加明白。
專有名詞說明:
- 選擇權價格(保費)=內含價值+時間價值。
- 履約價格:保險理賠條件,理賠發生機率越低,保費越便宜。
- 內含價值(Call向上)=結算價格-履約價格;內含價值(Put向下)=履約價格-結算價格。
- 價外:內含價值=0的選擇權合約;價內:內含價值>0的選擇權合約。
從上述幾條說明,可發現,若是一位避險買方,所買的選擇權價格僅是時間價值而已,時間價值,隨著結算日的接近,會逐漸減少,若結算日時,無達到履約條件,則時間價值歸零(這就是選擇權交易人吃"歸零膏"的由來)。
如果到結算日期,市場行情無太大波動,時間價值每日遞減,買方交易人每日損失一些,賣方交易人每日賺那一些。
結論:瞭解時間價值才是王道,對買方而言,它殺人於無形;對賣方來說,"Time is money."
圖解選擇權基本交易模式
記得大學在上選擇權的課時,陳怡凱老師畫了一堆圖讓我們瞭解選擇權的架構與組合。那時選擇權也讓許多學生瘋狂,因為在2004年3月19日的槍擊事件,導致3月22日一開盤,台指期瞬間逼近跌停板價位,暴跌600多點,如果星期五買進賣權的人,可真是飛上天了。相對地,有人上天堂,就有人下地獄,我當時的在星期五買的買權,在星期一開盤直接貼到地上,真的是感慨萬分,沒辦法,當時的經驗不足,還是學生階段,繳學費ING。
因此,功夫要練好,馬步不能少,以下將利用XQ看盤軟體提供的圖形來說明四種基本交易模式:
買方 |
賣方 |
|
買權 |
|
|
說明 |
損失有限,獲利無窮(看多市場) |
損失無限,獲利有限(看空市場) |
賣權 |
|
|
說明 |
損失有限,獲利有限(看空市場) |
損失無限(有限),獲利有限(看多市場) |
結論:請各位學員謹記這4張圖形,作為操作選擇權組合變化時運用。
知識小學堂
- 選擇權使用期權帳戶交易,交易管道同期貨交易方式。
- 賣方準備保證金,保證金之計算方式,隨內含價值增高而增加。
- 善用策略,賣方思維,方能獲利長久。
買方策略(突破區間)
賣方策略(區間盤整)
履約價格(b)
組合內容
BC(b)+BP(b)
SC(b)+SP(b)
履約價格(a)
&
履約價格(c)
組合內容
BC(a)+BP(c)
SC(a)+SP(c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離婚證人